快速导航

电话:0311-86020020 85026333
手机:0311-86020020 / 18931111912
高老师
邮箱:1693868882@qq.com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裕华路66号(原省政府对面)
从办公室到西柏坡——"红色补钙"之旅
发布时间:2025-05-06 09:27 浏览:7引言:一次特殊的“充电”
在快节奏的现代工作中,我们习惯了会议室里的PPT汇报、电脑前的数据分析,却很少有机会真正静下心来,回望历史的脉络,感受初心的力量。这一次,XX单位的党员干部们走出办公室,踏上平山县的土地,走进西柏坡党校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红色补钙”之旅。
第一站:走进西柏坡,触摸历史的温度
踏入西柏坡纪念馆,时间仿佛倒流回1949年。简陋的土坯房、斑驳的煤油灯、泛黄的电报稿……这些物件无声地讲述着那段“新中国从这里走来”的峥嵘岁月。“以前在书本上读到‘两个务必’,总觉得是历史概念,但站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,看到那张磨损严重的办公桌,才真正明白什么叫‘艰苦奋斗’。”一位学员在笔记中这样写道。在西柏坡党校的课堂上,老师们没有照本宣科,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,还原了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三大战役、筹备建国的历史细节。学员们围坐在模拟的“战地指挥部”里,体验“一封电报决定战局”的紧张感,深刻理解了“赶考”精神的时代内涵。
第二站:在平山党校,来一场思想的“淬火”
如果说西柏坡是历史的课堂,那么平山县委党校就是实践的熔炉。在这里,XX单位的学员们不仅听课,更参与互动式教学——“假如我是西柏坡通讯员”:分组模拟战时情报传递,体验革命年代的决策智慧;“土炕上的民主生活会”:在复原的农家院落里,学员们盘腿而坐,结合工作实际,畅谈如何践行“两个务必”;“重走支前路”:背上“粮袋”,徒步3公里山道,感受老区人民“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”的奉献精神。
“过去总觉得党性教育是‘务虚’,但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,它恰恰是最‘务实’的——比如‘敢于斗争’的精神,放在今天的业务攻坚中一样适用。”一位业务骨干在结业分享时感慨道。
第三站:从“补钙”到“强骨”,把收获带回岗位
培训的最后一天,每位学员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“结业证书”——一张印有西柏坡中央旧址的明信片,背面写着各自的“赶考承诺”。有人写下“回归岗位后,每周下基层调研一次”,有人立志“在项目中带头啃硬骨头”……“补钙,补的是理想信念之钙;强骨,强的是实干担当之骨。”XX单位带队领导在总结会上说,“希望这次西柏坡之行,不仅是一次培训,更成为大家未来工作中的精神加油站。”
结语:永远在“赶考”路上
离开西柏坡时,夕阳为太行山镀上一层金辉。回望那片朴素的院落,学员们忽然懂了——历史从未走远,它就藏在每一代人的奋斗里。从“办公桌”到“土炕”,从“文件堆”到“支前路”,这一次“红色补钙”之旅,补的是初心,强的是使命。而XX单位的“新时代赶考”,才刚刚开始。
某单位赴西柏坡学习图片。